疫情呈流行上升趋势。Р病原学Р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1型(Suis Herpes 1)。?成熟粒子大小为150~180nm,具有囊膜,囊膜表面具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基因组由长独特区(UL)、短独特区(US)及位于US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构成。?由UL区编码的几个重要基因有糖蛋白gB(gⅡ)、gC(gⅢ)、gH、胸苷激酶(TK)、DNA结合蛋白(DBP)、DNA聚合酶、主要衣壳蛋白(MCP)等;?由US区编码的几个主要基因有蛋白激酶(PK)、糖蛋白gG(gX)、gD(gp50)、gI(gp63)、gE(gⅠ)以及11kDa和28kDa蛋白质等。Р毒力基因РPrV毒力受多基因的控制,这些基因单个或多个缺失可使PrV毒力减弱。Р与毒力有关的病毒囊膜糖蛋白有gC、gD、gE、gIРPrV编码的酶有胸苷激酶(TK)、脱氧尿苷-三磷酸酶、核苷酸还原酶(RR)、尿嘧啶-DNA-糖基化酶等。Р TK基因是第一个被确认与毒力有关的基因,它的失活可使PrV对猪的毒力及神经细胞的侵染力明显降低。Р病毒繁殖Р在很多种动物细胞中生长繁殖,如PK-15、Vero、BHK-21,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Р通过绒毛尿囊膜接种鸡胚可在其膜面形成隆起的痘斑样病变或溃疡,并可造成鸡胚死亡;通尿囊腔和卵黄囊接种也可引起鸡胚死亡。Р血清型和毒力Р伪狂犬病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世界各地分离的毒株呈现一致的血清学反应。Р不同毒株的毒力差异很大。Р抵抗力Р伪狂犬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如44℃经过5小时不能将其完全灭活。Р该病毒对各种化学消毒剂敏感。Р流行病学Р感染谱广,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易感性,包括猪、牛、绵羊、山羊、犬、猫、兔、鼠及野生动物如浣熊、水貂、银狐等。Р猪是伪狂犬病病毒唯一的储存宿主。Р实验动物如兔、小鼠等人工接种该病毒均可引起典型的发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