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先后出现的种类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窿。从而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拱顶体系。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与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 29.3 米。公元 1世纪中叶,出现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古罗马的公共浴场可是当时建筑中功能、结构和施工技术最复杂的一种建筑群。浴场容纳人数很多,也像剧场那样是供民众使用的,有民众俱乐部的作用。 3.2 梁柱和拱券的结合古罗马人将希腊人的三种经典样式被基本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另外两种新的柱式:塔司干柱式和混合柱式。并制定出了柱式的比例关系,形成了成熟的 5种柱式,分别是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罗马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混合柱式。这些柱式规范的影响非常深远,成为了西方建筑的基本母题,至今仍在被广大建筑师所学习和模仿。 3.2.1 罗马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 外观跟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相近,但在柱头下端添上一圈环状装饰;柱身下添加了圆环形柱础,整个柱身显得比较粗壮。 3.2.2 罗马爱奥尼克柱式( Ionic Order ) 柱式与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式相同,只是把柱头上两个涡卷间的连接曲线改为水平直线。 3.2.3 罗马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 样子与古希腊科林斯柱式一致,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 10 :1,显得纤细高大;柱身上有 24 条凹槽;柱头部分由两层毛茛叶和涡卷图案组成,涡卷图案成对出现。 3.2.4 塔司干柱式( Tuscan Order ) 塔司干柱式其实就是去掉柱身齿槽的简化多立克柱式,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 7:1,柱身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