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灭苦之道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pdf  |  页数:33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就是多闻第一的尊者阿难,也必须赶在会前取得Р阿罗汉的果证。这次结集的慎重严谨由此可见一斑。Р 佛陀教导弟子的方式,并没有排定一系列的课程,按部就班地授课。而是依Р各弟子的思惟方式及理解能力给予各别指导、或在不同地点对不同僧众作团体开Р示。因此许多比丘虽已证得阿罗汉,也不见得与闻佛陀每一次的说法。Р 是以结集的步骤是请与会的阿罗汉比丘们,各自复诵曾听闻的教法,再经由Р全体审核是否与正法的胜义相应。通过了审核的法,便按照部类编订全部汇集在Р一起,使散存于各比丘心中的法,藉由此次结集而贯串起来,以免当代圣者逐一Р涅槃后,世人认识正法的机会也随之断送。好比四散的鲜花,用线贯串成花蔓,Р不致散失;阿罗汉们所结集的法便称为《修多罗》,修多罗是‘线、綖、经’的Р音译,代表贯串真理之线。《修多罗》又称《相应修多罗》,意为相应于真理的Р教法。《相应修多罗》在许多汉译经典中被简译为《契经》。Р 《修多罗》《相应修多罗》《契经》原始的古义仅代表王舍城此次所结集的Р法,和现代人对修多罗(佛经)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差距。Р 《契经》的内容分为四诵﹝南传经典译为四品﹞:五阴诵﹝蕴品﹞、六入诵Р﹝六处品﹞、杂因诵﹝因缘品﹞与道品诵﹝大品﹞,计近千经。这四诵便是在王Р舍城结集,五百位阿罗汉审订出来的结论,也是正法的正义。Р 除了法之外尚有律的结集。佛陀建立僧团,让有志寻求生命解脱的优秀人士Р能有专精修学的场所。僧团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外在设施。比丘在僧团中学习、在Р僧团中生活、也在僧团中犯下过失。为了使所有比丘安心修学,佛陀也为比丘制Р订戒律,令僧团得以和乐清净,为追求正法的人不断保有学法的环境。因此为了Р正法久住,律的结集同样不可轻忽。所结集的律法同样称为《修多罗》,计有比Р丘二百余戒、比丘尼三百余戒。律的《修多罗》又译为《戒经》。Р 结集的结果没有以文字记载,而是由参加结集的比丘们在三个月的会期中全Р 1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