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Ⅲ摄善法戒,又叫接善法戒,属行善门,是指聚集一切善法行于自身以成戒, 旨在圆满身口意三业,成就菩提道。《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云: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㈢饶益有情戒,又称摄众生戒,谓摄尽众生以度之,使之脱离轮回,觉悟向上。《瑜伽师地论》载此戒略有十一相:有助于事业与疾病时相伴,应根机说出世法, 回报有恩之人,于危难时境救诸众生,开导丧失财宝和亲人的有情类,于资材匮乏众生行行布施,随顺佛理依法御众,随顺世间喜庆事务与远离违意之事,应机示现真实功德令众生精进,善用方便令有情止恶趣善,方便示现神通令诸有情趋向正法勤修正行。@ 可以说,三聚净戒既是佛教律学的总纲领,也是佛教的法思想,因为它不仅仅涵盖戒律的止恶和行善两行门,重要的是它还包括普度一切有情、共证菩提道等重要宗旨,此即将菩萨道的“自觉觉他”如法的贯彻到看似只是修己的戒律中。相对于三聚净戒的总纲领,菩萨戒的具体内容则相对要丰富一些。总的来说, 汉地菩萨戒的经典共有六种:其一,《菩萨璎珞本业经》及其菩萨戒本;其二,《梵网经》及其菩萨戒本;其三,《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及其菩萨戒本;其四,《菩萨地持经》及其菩萨戒本;其五,《菩萨善戒经》及其菩萨戒本;其六,《优婆塞戒经》及其菩萨戒本。@ 上述六种经典,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梵网经戒系统类。包括《璎珞经》与《梵网经》,二者大同小异,性质极为相似,属于姊妹篇。汉地流行最广的即为梵网经系统固,但关于此经,疑点颇多,如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撰《大隋①《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第5ll页上。②同上。③原文参看《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第5ll页中下。④经文分别位于大正藏第24册、24册、30册、30册、30册、24册。⑤关于更为流行的原因,无定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