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指一次设备(包括主变,母线,开关,刀闸,流变,压变等),二次设备和输电线路。我国的检修管理执行过程中一般采取扩大性大修、一般性大修、小修、临修等形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中的《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规定大修间隔时间为2—3年,小修间隔时间为4名个月,检修项目、工期安排、检修周期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制订。运作过程中,下级基层部门按照检修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和项目申报大、小修标准项目(主要覆盖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根据运行缺陷历史、检修经验和设备健康状况申报非标准项目(包括重要、复杂部件的更换、技术改造、更新改造),最后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电网运行状况和资金情况,统筹安排,制定检修计划。目前,电力系统各单位的检修计划大多采用手工编制,对已经使用信息管理系统(MIS)的单位,是将检修计划和执行结果输入MIS系统,供调度员或其他生产部门查阅;有些单位采用了检修计划自动编制软件,主要仍然是根据电业局调度工作的实际情况,用计算机实现手工操作流程,即按照现有的手工编制步骤制定检修计划,完成检修计划的计算机化。这种软件为检修计划编制人员提供了计算机支持系统,减小了工作量,但大多未考虑检修计划的优化问题,所编制的检修计划只能称为是可行性计划,而非最优或较优的计划。 4.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各供电部门都具备了电力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下简称生产MIS)以及输网GIS系统和SCADA系统,这些系统基于不同的数据库而处于相互独立的运行状态,如果通过某种方法,将这些数据有机地联系起来,利用SCADA系统的拓扑关系、生产MIS以及输网GIS系统的设备台帐信息,就可以建立整个电网的设备一拓扑模型,并结合一定的规则与优化算法,利用计算机实现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的智能编排。将这些数据关联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种,从核心来讲就是数据的规范接口,而IEC的CIM模型正符合这一要求。故此,可以利用C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