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说的始终。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是小说所有情节的见证者与参与者。③用秦班主来衬托袁班主的形象,使袁班主的形象更为高大。④深化文章的主题,袁班主的爱国情怀感染了秦班主,让秦班主最终决定与袁班主的儿子合创一个戏班。(每一点计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计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题,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有:①侧面烘托,个性鲜明;②牵线搭桥,推进情节;③渲染氛围,奠定基调;④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本文中的秦班主很明显是一个线索性的人物,它贯穿着小说的始终。另外,他与袁班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有明显的烘托作用。小说最后表现出他深受袁班主的感染,这又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冯德英“三花”烂漫舒心1935年,冯德英出生在山东昆嵛山区的贫苦农家,和其他穷人一样,受着地主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与压迫。9岁就参加抗日战争儿童团,冯德英虽然年幼,但是处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接触和交往的党的干部和八路军战士很多,那些平凡朴素又崇高伟大的人民战士的英雄事迹,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50年春天,冯德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年,偶然看到一本封皮已经被搓烂的《洋铁桶的故事》,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小说,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熟悉的生活能用来写成一本书。从此,冯德英爱上了文学,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第一次开始练习写作是在1952年。冯德英把自身经历过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的形式一页页记下来,一口气写了好几万字。可是,越写越觉得自己水平太低,表达不出想要表现的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貌。“我压抑着自己的创作冲动,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和学习。直到1955年,我在执行海防任务的间隙中,对着南海,把纸夹子放在膝盖上,动笔写了这部长篇。”冯德英说,《苦菜花》是自己的处女作,是自己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