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师与企业双核驱动实践中心课程改革研究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316KB

文档介绍
是社会、行业、企业。产学合作的最高水平是能利用企业的智力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企业职教主体地位的确立,需要不断开发企业智力资源,包括企业师傅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能力、企业学习环境营造能力、企业设备与学习场所提供能力、企业实践中心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知识是高职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任务。实践中心课程的实施,企业职教主体地位更加明显。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企业工作学习,核心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知识的体验与内化。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企业职业教育主体地位是通过企业师傅(即专家、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岗位高技能技术人才和身怀绝活绝技的员工)来体现的。企业师傅与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技能的职校教师开展协同培养,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最为有效的途径。参考文献:[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3,(10).[3]赵志群,杨琳,辜东莲.浅论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35).[4]徐国庆,高职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2).[5]李英,何宝文.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3,(21).[6]陈继权.企业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7]陈彩凤,跨界理念下高职国际物流类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4,(11).[8]赵志群.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关键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09,(6).[9]丁金昌.高职院校基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术[J].中国高教研究,2014,(1).[责任编辑刘福满]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