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7年北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分数线考试难度报名人数竞争程度资料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同盟国召开的维也纳会议确定了对革命的发源地—法国的遏制原则,同时也通过扶持路易十八复辟波旁王朝而将法国拉回到正统原则的轨道之上。随后大国又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和《四育明北京总校本资料由育明教育国关类考研咨询师陈老师编辑国同盟条约》。为了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为了保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 1815 年9月20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与普王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9月26日发表了亚历山大一世亲自起草的宣言。宣言的中心内容是三国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同盟”。到 1815 年底, 除了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外,其他欧洲国家都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俄罗斯和奥地利在“神圣同盟”中居于领导地位。 1815 年11月20日在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的同时,根据英国的建议,英、俄、奥、普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同盟主要是针对法国,条约规定: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任何一方如遭到法国攻击,各盟国将出兵 6万人加以援助;缔约国为了本国的安定和繁荣,为了维持欧洲和平,定期召开会议;条约有效期为 20年。这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法国的统治,反对法国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这两个条约的意义就在于:前者通过相互间对正统原则的保证,使各国得以面对国内的革命洪流而找到些许安全;后者则使大国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可能出现的对整体均势的挑战。神圣同盟实际上在大国关系之中加上了一种“道德的限制”,使之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不致于在自相争斗中毁灭。这一想法可以称之为“保守和平论”,即认为维持正统体制才能保证和平的延续,一切激进的行为都会带来灾难。然而,这一和平以迫害和压制进步力量为基础,必将招致更大的毁灭。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