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对江苏新石器时代海面变化问题的再认识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期、良渚文化时期、夏商周和战国时期, 灰坑顶部大都位于 1985 黄海高程? 1~ ? 2 m 之间, 井底大都在? 2 m 左右; 而六朝和唐代灰坑顶部曾低于? 1.5 m, 灰坑底部曾低于? 3 m. 澄湖中的灰坑遗迹时代亦从新石器一直延续到宋代. 上述发现结合前述海面变化考古地层记录的分析表明, 江苏南部苏州地区在 5.8 ka BP 直至宋代的大部分时间段为低海面时期, 苏州澄湖是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演变为湖泊的. 3 主要结论和问题通过对江苏境内 4处典型遗址中海相沉积地层及苏州澄湖湖底古水井的高分辨率年代学和高精度海拔高程测量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该区考古遗址地层中, 年代早于 7.8 cal ka BP 、 1985 黄海高程低于 1.08 m 的地层受全新世高海面的影响难以找到新石器早期的人类文化遗迹, 人类遗址可能主要分布在高于 1985 黄海高程 1.08 m 以上的地区, 江苏最新发现年代在 7.8 cal ka BP 之前的顺山集遗址分布于海拔 32 m 处就是这一推论的证明. 要弄清该区全新世海面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过程, 还需要对更多遗址海相层进行高精度测年和统一标高的测量. (2) 根据对苏州澄湖湖底 62 处古水井和 102 处灰坑顶部及底部 GPS-CORS 系统的测量发现, 在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5.8~4 ka BP) 直至夏商周和战国时期, 澄湖湖底古水井井口和灰坑顶部大都位于图 5 澄湖湖底 62 处古水井井口和井底 1985 黄海高程分布 Figure 5 Elevation distribution of 1985 Yellow Sea Datum at the mouth and bottom of 62 ancient wells under Chenghu Lake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