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地表水应急处置解决方案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工艺结合的方式。 2.实验室实验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采用“混凝分离→化学吸附→IAC吸附”的工艺路线, 并在实验室,进行了小试实验进行验证。 3.工艺运行效果及评价应急处理装置从2014年7月中旬开始正式运行,截止到2015年5月初将北坑和南坑污水处理完毕。其运行数据(最近3个月)结果见图4-1。从图4-1可以看出,应急装置进水COD变化幅度很大,最高进水达到了754mg/L, 最小值为394mg/L,平均572.6mg/L。出水COD最大值为124mg/L,最小值为42mg/L, 平均值为82.9mg/L。基本达到实验室的小试结果,达到了设计的出水COD小于100mg/L。原水 CAA出水 IAC出水 CAO出水由于现场条件所限,氨氮、总磷、BOD等指标不能天天检测,我们定期送样到相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水氨氮、总磷、BOD均可以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具体请参见后续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4.结论 1、采用“高效混凝-化学吸附-IAC吸附”工艺的应急处理装置,处理工业园区的渗坑污水,从技术上可行的,从运行结果看,可以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2、由于渗坑污水水质复杂,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造成采用全物化方式的应急处理设施处理处理成本高,加药量大。根据实际于逆行数据测算,装置的处理成本高达9.8元/吨水。当坑内污水水位继续降低到坑底时,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升高,加药量会成倍增加,处理成本会达到30元/吨水左右。因此,除非在应急情况下,否则不建议长期采用此种方式处理污水。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61646770737679828588919497100103 COD(mg/L) 时间/天图4-1 进出水COD数据变化曲线来水COD(mg/L) 出水COD(mg/L)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