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制地研究——兼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df  |  页数:5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中心就会演化成国际金融中心。在戴维斯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潘英丽(2003)等人进一步详细的分析、列举了金融服务企业选址的供给、需求方面因素和沉没成本等。薛波(2009)也指出集聚经济是金融中心存续的重要原因,而规模经济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二、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是以克鲁格曼(P.Krugman,1995)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倡导和推进的。它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解释是从新的假设前提出发,利用20世纪70 年代新出现的产业组织理论、垄断竞争理论、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来研究经济活动(包括金融活动)的空间问题。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 “向心力”与“离心力”共同影响了金融活动的区位选择。在“向心力”因素中,除了承认新古典经济学所指出的聚集经济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之外,强调还有另外三种外部性,即文化因素、信息与社会制度,宽松的监管制度。“离心力”因素主要包括大城市高昂的经营成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时差等。还有部分新经济地理学家利用路径依赖模型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如Arthur(1988)和Porteous(1999)等,他们认为,入驻金融机构数目的增加决定了金融中心的形成,而一个城市信息腹地特性的变换影响着该城市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如果一个金融中心在初始阶段就有很强的聚集效应,那么即使经济腹地出现衰退,该中心仍可以通过形成并控制一个更大的腹地保持其地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伦敦可以持续扮演全球金融中心的角色,因为它在欧洲甚至超出欧洲的范围形成其更大的信息腹地。国内学者也有相似的见解,比如薛波(2009)构建的国际金融中心变迁机理就是以路径依赖与蝴蝶效应的耦合为基础, 分析了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经济政治事件对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指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由路径依赖性质主导同时又不断受到外部冲击影响的复杂系统,其变迁并非单纯源于自身的主动建构,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外部冲击使然。万方数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