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志于改变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师提供了从提示、向导、概念模板一直到案例的丰富的学习支架。 本书作者还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究竟什么是理解?为什么要为理解而教?如何才能为理解而教?”。作者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对终极原理“道”的理解,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简。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要让教学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围绕一系列明确的学习体验来设计,尽量避免知识的灌输。教师要明白,当我们“灌输”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同一水平上对待所有的知识,即知识是用来回忆的或口头传授的材料。相反,提供可以说明问题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弄清体验意义的概念框架,学习者会感觉到理解起来更容易。比如说,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和事实时,对学生来说地球是圆的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尽管你可以给他下定义,可以拿出地球仪让他观察,但他日常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圆”的存在。要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灌输就没有什么价值。你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海上远去的船只船体消失的时候还可以观察到桅杆、在月食的时候看到地球的阴影形状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建构对“地球是圆的”认识。 总之,为理解而教,采取逆向设计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不是教师独自一人要承担的改革任务,需要学校配合,需要教研组不断的研讨,围绕几个特定的主题展开深度的研究,从中不断梳理经验,形成经典的案例。其中教研组的组织和协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教研组能够定下心来,每学期探索几个课例、持续不断地加以改进,用不了几年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学科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道路和特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