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为医学提供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干预手段,有助于改善病人行为,提高医学研究的科学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最后,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帮助生物医学克服“重治轻防”、“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培养能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另一方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新的医学模式有助于消除“心理至上”和“精神万能”的观点,既看到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又不过分夸大。第二,新的医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同生物医学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使双方各得其益,从而促进医学心理学的发展。3题①研究目标不明确②方法运用不当③主观因素的影响生物医学模式无疑推动了生物医学的发展,但是,将人的生物学方面同心理社会方面隔裂开来,把疾病看做是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试图仅仅根据躯体过程的紊乱来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反应了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观点。4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逐渐暴露。首先,医学的发展已经大大降低了传染病死亡率。目前,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多病因疾病成为“疾病谱”和死亡顺位中排在前列的病种。其二,人预期寿命逐渐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带来了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其三,精神病和其他功能性疾病发病率高,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医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四,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没有疾病,同时要求有好的心情,其实在躯体治疗过程中,也要求治疗方案能保证个体一定的生活质量。最后,在医学界内部,越来越多的医生逐渐认识到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完全解释疾病原因,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将心理社会因素纳入观察范围。同时,医学教育也产生了变化,人文学科,特别是心理学,更多地进入临床教育。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引起人们的重视,促使新的医学模式加速走上医学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