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气枪、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计时器、内镜及附件运送装置。7、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槽)、储镜柜应分开设置和使用;应有冷、热水源,根据需要配备灭菌水或过滤水。8、所有诊疗使用后的内镜均视为具有感染性,?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9、内镜诊疗或清洗消毒人员,应接受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和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10、内镜诊疗或清洗消毒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等。11、内镜清洗工作应严格执行《?WS506-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预处理、侧漏、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灭菌、冲洗、干燥、储存等操作规程。12、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无菌腔室或对活检钳、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等。1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应进行高水平消毒。14、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做到可追溯。登记内容应包括:诊疗日期、患者标识与内镜编号(均应具唯一?性)、清洗消毒的起止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15、注水瓶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注水瓶及连接管应每天清洗并高水平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连接管应进行充气操作达到干燥。16、与完整皮肤接触的用品(如听诊器)及床架、内镜运送车等物品应低水平消毒或清洁。17、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消?毒剂浓度监测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18、消毒后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内镜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5条,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监测资料保留期应≥?3年。19、医疗废弃物严格按分类收集,并做好交接。2017?感染管理科年4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