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三级预警:Ⅲ级、Ⅱ级、Ⅰ级,预警条件及分级如下表:Р预警级别Р判断标准РⅢ级Р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或高处坠落等造成伤害的;Р运输车辆发生故障;РⅡ级Р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Р需要人员疏散的情况。РI级Р发生公司无法控制的事故时,发布I级预警Р4.1.2 预警方式及程序Р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均应接受预警级别培训,现场初步判断预警级别,并依据初步判断的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报告方式。Р4.1.2.1初步判断预警级别为I级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负责人经过确认情况后,如果情况属实,应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由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安监局及相关部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依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通知相关机构协助救援。Р4.1.2.2初步判断预警级别为Ⅱ级时,现场人员应向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专项预案。应急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如事故迹象或者隐患未消除,应通知应急办公室处于应急准备状态。Р4.1.2.3初步判断预警级别为Ⅲ级时,现场人员应向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现场负责人立即转变为现场总指挥,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应急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巡视,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如事故迹象或者隐患未消除,应通知应急办公室处于应急准备状态。Р4.1.3 信息发布程序Р4.1.3.1事故发生部门工作人员发现事故或危险,符合预警条件时,立即报告总指挥。Р4.1.3.2 通过确认、分析,符合预警条件,总指挥利用会议或电话发布预警通报。Р4.1.3.3应急指挥部应做好各级预警记录,并在预警结束后三天内写出预警行动总结报告,办公室存档备案。Р4.1.3.4 预警解除由应急指挥部批准,总指挥发布。Р 4.2信息报告Р4.2.1信息接收与通报Р事故应急报告接受部门为应急办公室,接受人为现场负责人或安全员、公司,应急值班电话:Р4.2.2信息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