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3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15319KB

文档介绍
态区位重要地区Р大别山与桐柏山、秦巴山地相连形成了我国中部的生态屏障带,有保护江汉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生态区位十分重要。Р(二)淮河中游、长江下游重要水源补给和水源涵养区Р大别山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其南北两侧有众多河流和大型水库,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众多中小型河流的发源地及水库水源涵养区,也是淮河中游、长江下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Р(三)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Р该区属亚热带湿润区与暖温带半湿润区过渡地带,主要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是华东植物区系代表地,为连接华东、华北、华中植物区系的纽带。其物种组成丰富多样,对华中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Р第三节主要生态问题与原因Р一、主要生态问题Р(一)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趋势加重Р本区山洪沟、泥石流沟、滑坡等分布广泛,密度大,活动频繁,常发泥石流面积占区域总面积30%,滑坡分布面积约占1/4。特别是危害性较大的泥石流沟道有300多条,主要分布在城镇、村社分布相对集中的河流地带,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Р根据区内1970-2009年发生的地质灾害调查统计,共发生地质灾害3307次,按灾害类型分:滑坡956次,占28.9%;泥石流972次,占29.4%;山洪、崩塌和地面塌陷等共1379次,占41.7%。近年来,区域内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大,地质灾害点越来越多。Р(二)水土流失面积大Р根据2012年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15个县(市、区)的最新统计,该区水土流失面积76.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4.47%,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73.59万公顷,其次是风蚀、重力(泥石流、崩塌等)所引起的少量水土流失现象。土壤侵蚀程度主要以微度、轻度、中度为主,面积分别为22.60万公顷、25.99万公顷、17.53万公顷,占流失总面积的86.58%,其次为强度、极强度和强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