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炎症所致粒细胞核左移相区别。Pelger-Huet畸形,尚需和假性Pelger-Huet现象区别;后者无家族性特征,往往发生于白血病前期。РChediak畸形:Р中性粒细胞或其它系统白细胞胞浆中含有很多粗大的直径约2~5μm的嗜天青颗粒,形状不一,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胞浆中常伴有Dohle小体,胞核萎缩、畸形,核染色质致密。这种畸形为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常伴有白化病。Р不典型淋巴细胞:РDowney于1923年将这种淋巴细胞分为三型:Ⅰ型(泡沫型),胞浆中有空泡或泡沫,核折叠或弯曲;Ⅱ型(不规则型),胞浆多色淡并有空泡,核呈圆形或弯曲;Ⅲ型(幼稚型),形态大,胞浆既蓝又多,也可有空泡,核也常有弯曲。也有人将不典型淋巴细胞分为五型:第一型,单核细胞型;第二型,浆细胞型;第三型,幼稚型;第四型,原始型;第五型为不能归入上述各型者,称异型淋巴细胞。不典型淋巴细胞在正常人血液中可见到,一般不超过2%。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流行性感冒、风疹等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达Р10%以上,有时可存在数月之久。РAuer小体:Р在Wright染色涂片上,呈红紫色细杆状,长度为1~6μm,一条或数条不等。细胞化学染色证明小体中含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可能是嗜天青颗粒凝聚而成,也可能是溶酶体的一种异常形态。它仅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可在原始及幼稚单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胞浆中见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出现Auer小体。Р幼稚白细胞:Р正常人末梢血中偶可见到晚幼粒细胞。末梢血中出现幼稚细胞主要见于各种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后者除有早期粒细胞轻度增高外,同时尚有其它阶段粒细胞增多。急性红白血病时,还有有核红细胞增多。重度感染、失血和溶血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症,严重的类白血病反应等时,也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