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65KB

文档介绍
义和自私自利的泛滥。假如没有神祗或因果观念的约束,只要权利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或狂妄地蔑视法律,必然会为所欲为。Р 所以说,宗教信仰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基本力量。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全球道德规范。有些传统宗教排他性较强,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而佛教,则是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的宗教。更使人容易接受的是,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凡夫难免有我执,因而做每件事都会有利益的考量。如果象儒家那样将利与义对立起来,很难使人坚守这一道德信条。建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正是佛教所提倡的菩萨道精神。但如果意识不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所在,这种服务能持之以恒吗?事实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Р 相比之下,佛教道德的可行性更强,因为它是结合利益对道德行为进行界定。衡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就要看它是否对自他双方都真正有益。同时,它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眼前利益,更能使我们获得长远利益。在很多人的感觉中,利益他人似乎必须以损失个人利益为前提。而佛教却认为,凡是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必然有利于自己。当然,可能需要暂时付出一些,但这一善行会给未来生命带来百千倍的回报。就象播下的一粒种子,会结出累累硕果。结果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来生或更久,因缘成熟时一定会得到回报,正所谓功不唐捐。Р 或许有人会对此产生怀疑:万一善有善报只是空洞的安慰,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呢?对于凡夫来说,总是希望马上见到结果才肯确信。其实,结果并非都需要等那么久。善行能使我们内心善的种子得到滋养,所以在付出的当下,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得益。这正是佛教对于因果报应的更重要的诠释。其实,我们在行善时不必关注外在的报应,那只是行善的副产品。真正的利益,在于我们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素质的提升,而这一结果与行善是同步的,是当下就能感受到的。我们做什么,心灵就会有什么改变;做多少,就改变多少。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