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置管术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Р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Р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Р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Р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Р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Р【临床表现】Р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Р【预防及处理】Р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Р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Р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Р4.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РР5.正压接头的使用。Р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Р深静脉血栓形成Р【发生原因】Р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Р【临床表现】Р患侧肢体、颈部、锁骨下皮肤有肿胀疼痛感、紫绀、皮温降低、肩周不适等症状。Р【预防及处理】Р拔管:怀疑及诊断深静脉血栓,必须拔除导管。Р制动:抬高患肢。Р溶栓:尿激酶,用25万u加生理盐水100ml快速静点BID,监测血凝。Р血肿Р【发生原因】Р1.操作者技术不熟练,定位或穿刺方法不正确,短时间内在一个穿刺点重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壁破裂,形成血肿。 Р2.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破血管壁,导致血液外漏,形成血肿。Р3.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或凝血机制功能障碍者,在穿刺和拔管过程中易形成血肿。 Р4.误穿动脉而又未恰当止血。 Р【临床表现】Р穿刺部位隆起,如位置表浅则皮肤可呈青紫色,一般不会引起大出血。Р【预防及处理】Р1.操作者要有娴熟的穿刺技术,熟悉穿刺部位的解剖特点,准确定位,防止盲目乱穿出现血肿,禁止在一个穿刺点反复穿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