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核磁定量分析以及基于代谢表型差异的疾病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Р阮 科副教授: 2008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来,完成了我国在核磁片段筛选方向从0到1的跨越。发掘了十多个蛋白-蛋白互作靶点的新型抑制剂,发展了一系列低丰度激发态或结合态结构解析的新策略,拓展了结构生物学在药物发现中的综合潜力。近五年来,在《德国应用化学》等知名期刊发表通信作者论文十多篇,多次在ISMAR, Pacifichem, APNMR等国际会议以及磁共振波谱、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国内会议上作报告。РР刘红兵高级工程师: 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磁共振中心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11年1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磁共振中心,2014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负责武汉磁共振中心液体核磁共振谱仪的管理与维护,并负责LC-NMR/MS联用系统维护与应用研究。在多年植物化学研究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LC-NMR/MS联用系统使用经验。Р李 波正高级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获药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任产业技术研究员;1996年至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化室工作,任副研究员;2001年至200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罗得岛大学做高访及博士后研究;2012年任正高级工程师,负责Bruker Avance III 600兆核磁共振仪(带超低温探头),有机化合物波谱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植物和微生物中有生物活性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构效关系及其应用研究。负责仪器安装、运行及维护。Р张 亮工程师:2019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复杂体系的NMR研究方法,NMR快速采样。将溶液顺磁弛豫增强和转移NOE等方法拓展到表面活性剂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