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层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分救助对象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攀比心强,增加了社会救助的难度。四、社会救助动态管理难。一是救助人数多、居住地分散、工作量大等因素致使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二是一些已经不需要救助的家庭隐瞒实情,装苦装穷,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和理由拒绝退出救助;三是民政办很难准确核实低保户收入,导致在每年组织清理清查中很难做到彻底清理和管理。对此,基层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管,民政牵头,财政、审计监督,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谁主管、谁经办、谁负责的严格问责制,及时督办、检查、研究、解决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把救助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二、整合救助资源,形成社会救助合力。各部门要打破体制、观念因素制约,有效整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形成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利用银行、税务、劳动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信息系统,依法获取申请者和受助者的家庭财产和收入状况,结合个人申报,准确界定申请家庭经济状况,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精准化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工作目标。三、进一步严格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城乡低保工作严格按照一评(村<居>委会评议)、两审(乡镇审核、民政局集体研究审批)、三公示(评议情况公示、审核情况公示、审批结果公示)的程序规范化管理,确保社会救助发挥应有的作用。四、创新救助方式,增强自救能力。通过技术、项目、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救助对象进行培训,鼓励和扶持他们自主经营,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受救助户通过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五、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和救助成效,消除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认识误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社会救助人人参与、广泛监督的良好氛围。(救灾与社会救助股郭春仙)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