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20年教育心理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42KB

文档介绍
行为目标(A-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先把这样的个体差异引向时间维度,即允许不同的学生能够有快有慢地达成目标,然后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消除个体差异,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为了做到后一点,教师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以期在恰当估计的时间点上完成教学。行为发展目标(B-类教学目标)就不满足于人人都能达到的低标准,因此也就不以时间维度来消除个体差异。相反,行为发展目标把个体差异导向成就维度,鼓励学生按兴趣、能力去做出更好的行为表现,去追求卓越。三、论述题。⑴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能够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抽象性,抽象到了我们有可能对个体差异做数学运算的地步;⑵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又能够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具体性,具体到我们能够联系任何一种实际事务来确立任何一条分界线,从而判定任何一种“质的差异”。。社会遵从是一种大伙儿都朝一个方向行为的趋势,它造成个体差异呈J型分布。联系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操行表现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J型的,这符合我们的教育理想,具体而简捷地说,那就是“绝大部分是好的,少数人是有点问题的,问题严重的是极个别的”。这是德育与智育的一个基本的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能够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因此能够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优、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