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山西的戏曲文明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114KB

文档介绍
州梆是明中叶后期,晋南艺人汲取北杂剧、昆山腔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结合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逐渐形成的新剧种。清初,蒲州梆腔渐臻成熟,光绪时极盛。其剧目有《周仁回府》《红梅阁》《教子》等,名伶有侯俊山、老元儿红、郭宝臣、二宝红、盖陕西、一条鱼、三盏灯等。上党梆,因流行于秦汉时的上党郡(今长治、晋城一带)而得名,上党梆虽为梆腔,实为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皮簧等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并受蒲州梆影响而形成。上党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两大流派。“州底”派流行于原泽州府属高平、陵川、阳城、沁水等地,“潞府”派流行于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平顺、壶关等地。上党梆较早的戏班是鸣凤班。晋城青莲寺道光九年(1829年)碑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清至民国初年是上党梆鼎盛期,这一时期戏班多达200余个,有剧目千种,名伶有赵清海、郎不香、申灰炉、曹火柱等。中路梆是在蒲州梆子基础上,吸收晋中祁太、汾孝秧歌及打击乐,进而在唱腔对白表演上发生变化,形成既高亢又清柔的风格。从近年在平遥、介休、灵石等地发现的戏班舞台题壁看,中路梆的形成不晚于清道光年间。同治年间,随着山西票号的发展,在山西商人的支持下,商路即戏路,中路梆沿商路大大扩展了其活动范围,一直到民国初,可谓中路梆的成熟期,特别是后期涌现出大妞妞、二妞妞、丁巧云、丁果仙等坤角,引起了中路梆的大变革。北路梆,因形成与主要活动范围在山西北部而得名。其早期唱念用“蒲白”,可知北路梆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而成。清同治到民国初年,是北路梆鼎盛期,活动范围除山西忻州、雁北地区外,还流行于内蒙、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戏班有大昌盛、三顺园、五梨园等,名伶有老十三旦、云遮月、盖七省等,传统剧目有400多个,大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古典小说。山西除四大梆子外,另有地方小戏曲52种,可谓繁花似锦,瑰丽多彩,诸如: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