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原料存放间,杜绝劣质、病变及过期食品流入学校食堂,防止中毒、投毒事件发生。绝大多数学校建立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事故者,坚决予以查处。Р5、加强饮水管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因水都是难题。近几年来,我市要求学校下大力气确保开水供应,不提倡买饮水机,并要求各中小学校饮水保温桶、水井等均需加盖、上锁,专人管理。学校通过宣传教育,告诫学生不喝“三无”牌饮料,不喝生水。Р6、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去年以来,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均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了包括学校食品安全在内的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保证如有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能够做到处置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抢救及时。Р三、强化督查Р每年初,市教育局都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对各地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情况、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处理追究情况和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安全措施、安全防范、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每检查都深入食堂、餐厅、校园等,实行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当即指定专人排除。由于市、县区检查到位,督促了各中小学校建立机构、制定制度,开展工作,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去年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责任事故。Р四、问题与建议Р1、少数学校领导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制度不到位,落实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督查。Р2、少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和县集镇大型学校,由于经费困难等原因,食堂供应能力与就餐人数不相适应,设备陈旧,有的学校甚至无防蝇、防尘、防鼠、防盗等设施,无保鲜、保洁设备,食品加工生熟混杂等,需进一步整治、规范。Р3、校园周边饮食摊点仍需进一步整治。不少城区学校甚至农村学校门口无证、无照、流动饮食摊点屡禁不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配合,集中、常年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