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就不能以庸俗代高雅,就不能以功利代道义,就不能以“乖巧”代真诚。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这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在展示着自己,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并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选择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时就不能不谨慎。看来是细节,可是孩子看在眼里就会影响到心里,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回到拙文《是教育的还是社会的?》上来,文中那个老师的素养决定了她不会用一种社会方式来带着学生往下走,而是用教育的方式来解决了问题。看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细微的方法,但其性质却有云泥之别。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看,学生对问题的结论性认识要建立在认知到位的基础上,怎么算是认知到位呢?那就是知道盐是咸的醋是酸的还不行,一定要知道盐是怎么咸的醋是怎么酸的。如果不是使用这种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那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认知规律。能不能用别的方法使学生马上就意识到他们错了呢?也能,那就是教师做夸张的暗示或明显的反问,学生在老师的暗示或者反问下也会马上改变答案,但是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改变答案。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前者,学生感受到的是循序渐进、追根探源式的科学的方法乃至精神,后者学生领悟到的要读懂老师而不是读懂知识。读懂老师,那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随风转舵,甚至学会趋炎附势,这不是故作夸张之语,我们身边太多太多的市偿让这个社会惨不忍睹T,这些市偿之气不是一天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做教师的是不是应该反躬自问呢?这里面,有没有我们无意中的推波助澜呢?我还是主张,不能用社会方式方法解决教育问题。教育就是要比社会多一些纯粹,多一些高尚,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对道义和真理坚守。因为,我们的孩子是明天社会的主力军,而我们几乎每一个教育者都真诚的希望明天更美好。美好的明天依靠的是今天的孩子建设的,所以明天的美好就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上。教育者,可以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