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荆楚民居建筑风格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29 |  大小:2943KB

文档介绍
商宅建筑内部常采用穿斗木构建造,为利于防火,前檐为木板壁,两山及后檐墙为砖墙。封火山墙从上至下分割相互紧挨着的铺面,对整个街面的防火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是建筑富有特定经济文化背景的地域特征的突出体现。封火山墙沿街排列,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也加强了街市的整体感觉。例如赤壁市羊楼洞古街(图2-10)、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南街商铺(图2-11)和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图2-12)。图2-10羊楼洞街市图2-11宝石南街商铺图2-12红安长胜街的封火山墙 2.5寨堡寨堡通常是指一种由官府倡导、民间响应,带有军事防御色彩的防御工事,常以高山深壑为生存环境,是古代乡村社会人们为临时躲避战乱或因地方战术层面上的需要而修筑的一种局部性的防御性建筑,包括山寨、关隘等多种类型。其最初的形式可上溯至魏晋时期的坞壁。“高山结寨,平地筑堡”是其修筑的原则。湖北地区寨堡分布主要集中在鄂西北和鄂东北两块区域。鄂西北山寨主要集中分布在今十堰西北部,襄樊南漳、保康一带,以及随州的西南部,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大约有385座。寨堡选址于崇山峻岭之地,沟壑纵横,除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选址建寨墙外,“走分水地带易守御而节戍卒之效,便施工而收城塞之用”也是寨堡选址建设的基本原则。鄂东北可谓“有山必有寨(山寨)”,如此大规模的寨堡群能得以形成,一方面与当时的动荡的局势有关。另一方面则得益与鄂西北山区险峻的地形、险要的地势。寨堡众多一方面反映了原始的乡土聚落形态,另一方面折射出冷兵器时代乡民的生存状态。因此山寨是除了普通村落之外,另外一种特殊的戍防型聚落形态。例如麻城顺河镇凤到山山寨(图2-13)、随州万合镇的戴家仓屋(图2-14)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鱼木寨,尤其是鱼木寨因其险要的地形,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它在外界饱受战争变革的风雨中仍然没有受到太多的干扰和影响,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民俗民风古建筑群(图2-1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