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面积及规模,成立测量小组,小组配备以下人员负责工程的测量工作,具体人员见表3-2测量人员配备一览表(表3-2)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王门山质量总监对测量进行指导和监督2刘雷测量工程师主控轴线及高程的测设对细部放线工作的检查3蔡杰测量工程师主控轴线及高程的测设对细部放线工作的检查4马兵测量员细部放线及自查5谢志军测量员细部放线及自查6李强测量员细部放线及自查四、测量放线的相关要求4.1、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1、测量放线应符合成都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建设项目坐标放线交接单》的有关内容。2、使用成果桩要求:校核坐标轴成果桩及高程点,其误差在运行范围内取平均值。3、实测要求:经纬仪采用正倒镜、水准测量尽量采用等距测量、钢尺做往返丈量。4、测量范围要求:按图纸、设计变更洽商内容施测平面线、控制线,门窗洞口及细部尺寸线,各大角转点处做垂直控制线。5、发现问题及时向各有关部门汇报。4.2、测量放线的基本原则1、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算并校核,做到有放必有复的原则。防与复不应为同一人。3、定位、放线工作必须经过自检。交接检合格后报验线部门验线。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时省工。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6、及时做好相关测量资料的填写、保管、移交工作。五、施工测量5.1、测量流程图5.2、控制点的布测根据现场情况及拟建建筑物的东南西北侧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共四个。布设的控制点均以位于莲桂西路上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制作的控制点做为基准点,且要求通视并便于长期保存。所有控制点用50钢管架打围保护并做鲜明的标识牌,标识牌及控制点防护架见图5-1、5-2,另外指定责任人保护并定期巡视、复核,使用前必须校正。标识牌(图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