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章程》,这些文件充分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新思想,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公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Р4.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Р 1983年12月3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基本国策共两项,另一项是计划生育)。Р 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到1995年底,中国已经颁布364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Р 1992.7.2国务院牵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3.25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21 世纪议程》(分四个部分,20章,78个方案领域),阐明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我国在1996-2000年“九五”期间,分期滚动式实施包括1000多个项目的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不仅在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国土整治与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也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科学技术和环境宣传教育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我国已把森林覆盖率提高近14%,建成类型比较齐全的自然保护区799处,又14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环境类的系和专业。Р4.3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Р 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观点Р 1968年,来自发达国家的30多位专家成立了一个非政府见的国际组织——罗马俱乐部,他们就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代表作是《增长的极限》,其主要观点:Р (1)世界人口、粮食、工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都按一定的指数比例增长,而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空间自净能力却是有限的。也许到21世纪的某个时候,上述的增长达到或超过地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球就会爆发总危机,人类将面临严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