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冲击钻施工方案剖析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00KB

文档介绍
除导管内的水或泥浆,并使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内一定深度(首次埋管深度≥1m),是顺利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关键,首灌量按下式确定:V≥πD2h/4+πd2Hd/4V---首灌量(m3);D---桩孔直径(m);h---导管埋深(m);d---导管的直径(m);Hd---导管内混凝土所必须保持的最小高度(m),根据下式计算:Hd=γwHw/γdγw---水容重(kg/m3);Hw---水深(m);γd---混凝土容重(kg/m3)。④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堵板提起后孔内有相应数量的泥浆翻起并外溢,导管内无泥水溢出。证明混凝土灌入孔底后,可连续不断地灌注混凝土。⑤灌注开始后,要连续紧凑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当导管内的混凝土不满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地灌入,防止在导管内形成高压空气囊,压漏导管。⑥在浇注过程中,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并保持导管的埋置深度在2~6米范围。⑦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砼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砼的灌注速度。当砼拌合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⑧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导管内混凝土高度减少,压力差减少,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大,在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去部分沉淀土,使浇筑工作顺利进行。拔除最后一段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内,形成泥芯。⑨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多灌注50~100c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用人工凿除多余的混凝土,以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良好。⑩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机修人员全过程值班,并准备好备用发电机及搅拌机。前台测量人员必须认真细致记录好浇注过程中的混凝土顶面标高和导管长度,以计算埋管深度,一般要求每灌注两斗混凝土测量一次,每次沿桩周均匀测三点,最低点处的埋管深度须满足规范要求。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