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383 |  大小:3741KB

文档介绍
%上升到71.66%,使苏州的产业集群在规模上有了大幅提高。莆表12002-2006年苏州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例变化情况蚁2002年莂2006年2月莈行业蒆产值比例(%)肂行业袀产值比例(%)膇纺织业薅20.44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薂32.45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蚅10.68袄纺织业肀10.51罿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螅9.64肁通用专用交通设备制造业螂9.16蚈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袅6.49蒂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腿8.45蒇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袅5.88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羁5.57葿普通机械制造业羅4.84芃化纤、橡胶塑料工业荿5.52芈资料来源:王晓燕,郑京淑.浅析产业集群下的“苏州模式”.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9)。肅这一阶段产业集群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外商投资带动,多为外向型集群,是全球产业链的一个部分,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区域分布主要在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受前两个阶段经验积累及跨国公司大规模投资的带动效应影响,这一阶段集群发展速度很快,很多地区的集群从无到发展成熟仅仅用了3、4年的时间。蚄(四)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21世纪初期-)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大部分产业集群已处于成熟或相对成熟期,产业规模大,产业配套能力强,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但受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产业空间容量限制等因素的约束,这些产业集群发展开始出现分化。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纺织服装、鞋帽等产业为典型;一些技术密集型、贸易依赖型的产业集群开始向产业链高端转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进入研发、设计领域;一些已在国内市场有较高占有率的集群,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吸引行业内更多国际知名企业进入集群;在上海、北京、苏州、杭州等中心城市,金融、研发、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开始出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