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精]红色文化校本教材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5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淌水、翠竹成林、小鸟喳喳。当时的竹林、梅花、河鱼成为这一带的三大特色。然而教育落后更是一大特色。Р民国以来,教育比以前更加发达一些。殷实之家八、九岁的孩子穿上新缝的长衫,剃头开了额角,脑后留一根辫子。在父母陪同下来到蒙馆,就是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地方。拈香拜过孔老夫子牌位,拜过先生,就算破了学。蒙馆里的学生由儿童组成,谓之蒙童。先生主要教授学意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的常识。一般用《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作为教材。注重Р的是背诵和练习。而那时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可能有书读的。Р梅南地处山区,读不起书的人就更多了。古语有云: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当今废朝廷又废除了科举,读书人不考举人、进士,凭什么去做官?而做不了官,读书又有何用?但看到那些有钱人家纷纷送子进学,又一些做父母的人心下想:就算做不了官,将来孩子长大了做生意、走南洋,认得几个字不也强许多吗?Р显得最为焦虑的是一个在滂溪河边观赏梅花的书生模样的人,他叫古直。古直痛感家乡孩子幼年失学之苦,慨叹“中国之积弱由于积贫,积贫由于无知,无知由于不学,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他决定要在龙文乡办一所学校。然而办学校是要花钱的啊!万事开头难,为解决建校办学经费问题,古直带头捐款并向乡绅募捐。由于地方乡绅习惯于本家族内部办学的模式,对于尚无先例的联合各村各姓的集体办学仍持观望态度,故募捐所得并不多。Р古直决定请老祖宗帮忙办学校,他苦口婆心地说服众宗亲,得到众多人的赞同后,便将祖祠屋背后的一大片山林砍掉拿去卖钱,卖得银钱500两,开始了筹建学堂的艰难历程,由于基本解决了办学的经费问题。不久终于创办起了六亩七分地的一间初等小学,取名滂溪民国学校。Р经过一系列艰巨而又紧张的筹备,终于万事俱备,水到渠成,滂溪民国学校于2月10日顺利开学,一时间竟有不少附近的贫农之家,也省吃俭用送儿子来这里读书。古直也就有了“拆祖屋建学堂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