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西哲名词解释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358KB

文档介绍
狭义说,绝对精神仅只精神阶段中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是精神最后返回到它自身作为精神的存在。 17.理性的狡计(黑格尔) 这是黑格尔在精神哲学中提出的,认为理性借人们的现实需要实现自己。。精神观念通过利益观念决定认定行为,这里,黑格尔看到了个人行为背后的历史动因,以唯心主义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他的历史哲学看似提高了个人的历史作用,实际上将个人降低为理性实现自身的手段,因而受到许多批评。 18.市民社会(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指精神哲学中客观精神的第三阶段,伦理的三个部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第二部分,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黑格尔认为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有直接的自然的普遍性,在其分裂为特殊的单个人时,即发展到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是一种相对的全体,表现在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的。由于同业公会的形式,市民社会即转入国家。 19.实体即主体黑格尔总结近代关于实体的学说和关于意识理论的发展,提出了“不仅把真实的东西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应该理解和表述为主体”的原则。黑格尔认为实体是绝对精神的实现自身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实体自身就蕴含着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展开自身而成为现实。 20.纯概念即康德所讲的“范畴”。康德认为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不是对感性对象之间内在联系的反映,不包括任何经验成分,因此成为“纯概念”。 21.理论活动(黑格尔) 在黑格尔哲学中,指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一个方面: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表象思辨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性,并把这种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确定性。 22.实践活动(黑格尔)在黑格尔哲学中指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后一个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反过来又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个假象、一堆偶然,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这些假象和偶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