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Р非命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主张。反对儒家把“寿夭贫富,安危治乱”看成是先天命定的思想。“非命论”是墨子思想中最积极合理的部分,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表达了古代劳动者力图摆脱传统天命思想束缚的愿望。Р天志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天道观。认为天是有意志、能对人的善恶进行赏罚的最高主宰。Р兼爱墨子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主张。墨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意指天下之人应当相互亲爱。强调人应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反映了古代的平等观念,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Р非攻墨翟的战争观,是兼爱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认为兼并和侵略战争于民危害最大。Р逍遥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用语。指一种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即不依赖于任何条件的,如果借助了一定的条件,则会“为物所役”、“所累”,从而不自由。Р宇宙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宇,空间;宙,时间。东汉科学家张衡则认为:人们观测到的天地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是无限的。后来的唯物论者大都肯定张衡的观点。Р名实名,指名称、形式,实,指内容。最早产生于先秦。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后墨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名是事物的概念。名的作用在于指谓、描绘内容,名实的关系是“以名举实”,并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名实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极大地促进了名实论和形式逻辑理论的发展。后来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实”(《荀子正名》),认为名是用来指谓实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它决定于实,一旦形成也不能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