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概述(一)研究目标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图2-1论文的总体框架3土地资源集成信息系统概论3.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土地粗放型利用模式,既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又出现土地资源破坏的问题,大量土地资源投入未能产生出应有的效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虽然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1.33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只有0.11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44%,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0.05公顷的警界线。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有4/5的水土流失地区尚未得到治理,在治理地区也往往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土地流失面积逐年扩大。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全国荒漠化工地面积仍以每年2460平方干米的速度在增长。3.2土地资源集成信息系统的定义及作用土地资源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基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动态监测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来实现的。土地资源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基于同一区域不同年份的同一时相影像间存在着光谱特征差异的原理,来识别土地利用状态或现象变化的工作。其本质就是对影像系列时域效果进行量化。土地资源利用遥感监测就是通过量化多时相遥感影像空间域、时间域、光谱域的耦合特征,以获得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位置和数量等内容。最常用的土地资源利用遥感监测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两种:即逐个像元比较法(parison)和分类后比较法(parison)。4土地资源集成信息系统的具体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的传统方法是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将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叠加,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动计算出某区域各地类变化面积并输出图件。人机交互式遥感解译法是将人和计算机相互配合进行遥感技术分析。它能够发挥人与计算机两者的优势,从而更有效、更准确地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图4-1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资源覆盖的分析流程图(据马庆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