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第3课 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素材 岳麓版选修2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33KB

文档介绍
,但革命党人却把民族放在了第一位.他们对民主启蒙的片面性的忽视,使革命派在开民智方面进展缓慢,民主革命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被理解为简单的“排满”和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组织形式,这使得民主思想的彻底性大打折扣;另外,革命派提出的民主共和的方案理想色彩太浓,照搬西方模式太多从而导致难以切实实施.但辛亥革命还是在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推广上发挥了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综上所述,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下特征:一、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基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认识的发展.人们提出的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建立民主共和的主张,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精神.二、清末民初民主思想的重点在于对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而关于人权、平等、自由等思想,是伴随着对民主制度探索的需要而出现的.这一点与西方从先追求个性解放、倡导平等自由的思想启蒙,再到议会民主制度的主张和设计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三、清末民初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救亡图强要求的结果.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萌芽、产生、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对民主每一次认识的进步,都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式刺激的结果.因此,民主实际上是清末民初中国人从西方寻求到的一种救亡图强的方法和道路.最终看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作为这一时期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因在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中国国情的不适应,以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自身的局限性.这就是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会出现民主思想的新格局的原因.在新民主主义民主思想出现后,两类民主思想长期并存,互相影响,不断发展和演变,最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退出了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民主思想成为了历史的选择.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