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党的统治为“党天下”,第二天《光明日报》竟全文发表了这篇文章,紧接着《文汇报》全文转载了该文。因此,储安平遭到严厉批评,成为这次运动中引出来的最大的“毒蛇”之一。毛泽东从新闻界开刀,最后钓上来的“大鱼”和“毒蛇”正是《文汇报》与《光明日报》。Р沈力是第一位电视播音员。Р20世纪六十年代宣传先进典型包括:雷锋、大庆、大寨、焦裕禄。Р中国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会议1957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正式宣布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Р1960年报纸总数为1274种,期发数为2104万份,但报纸每年的总印数却达到509亿份,创下最高点。随后由于国民经济遭到严重困难,中央和各地对报刊进行了整顿和精简。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报纸的总数又有所增加。但“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报纸总数再降。这其中的起伏充分说明了新中国报刊的发展和政治形势以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Р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Р1.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三家村”是指邓拓、吴晗、廖沫沙。人民日报社、北京日报社等首都新闻单位由于反应迟钝表现消极,为毛泽东所不满,成为被夺权的主要对象。《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则替代《人民日报》成为制造舆论的旗手。Р2.1966年5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期间,《解放日报》和《光明日报》同时发表题为《邓拓的(燕山夜话)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话》的材料拉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Р3.1966年5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这标志着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此时期报纸的特点:①中央到地方的重要新闻单位被夺权,大批新闻从业人员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报纸广播电视形成了“千报一面”与“千台同声”的局面②报小刊急剧增多,泛滥成灾③“新闻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成为统治新闻界的主流观点,新闻事业成为发动和开展“文化大革命”的舆论工具,新闻事业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