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忧患精神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18KB

文档介绍
但是拨开浓雾,眼前的不再是海市蜃楼的虚幻,而是可以真实感受的那份忧世忧民的精神。因为他在文学中,因为它陈列在作品中。40年代中国处于抗日救亡时期,民族的危亡震撼了一代文人的心灵,他们奋笔疾书,将他们的忧患意识真切地反应到作品里,他们的创作中无不体现着对国家深切的哀愁,同时提醒告诫着我们的亿万万同胞。在诗人艾青的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意向和主题,其诗歌的中心意向是土地和太阳,主题则是爱国主义。首先,土地意向——表明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急切忧患和深广忧愤,例如《我爱这土地》;其次太阳意向——表明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惜的追求,例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近代文坛上的作家无不有一丝淡淡的忧患,他们热爱祖国,他们重视人民,所以才会有愁绪,才讲座这份愁延续下来,也从古代诗歌的忧患精神中汲取了养料,将先人的艺术手法加以临摹和借鉴,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反应时代的主旋律。风花雪月,春夏秋冬,国事家事天下事,处处脱不掉悲愁的缠绕。从“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涉世未深,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老到深沉;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直抒胸臆,到“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沉郁悲愤;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时一己之愁,到“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社会时代之愁,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写尽了人间的悲愁忧患。而对于近代作家的创作而言,沿袭的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叙事、抒情创作手法了,更多的是那份对于创作初衷的剖析,对于现任可贵精神的保留与发扬,我相信其中有忧患精神忝列其中。总之,忧患,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诗化,还对使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文学创作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层次,从而产生了更大的美学效应和社会价值。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