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官”,但实际内容和形式,早已完全不同了。关于春官活动的来源,在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一种说:远古时期,人们还不太知道按节气务农,常常种无收,劳无功。那时治天治地的三皇五帝很着急,于是,主管农业的三皇爷,骑了一头牛,到处给人们游说节气,教授种田知识。就这样流传下春官活动形式。另一种传说:说唐朝六年,皇上为叫百姓们能按节气及时把田种好,就封了一种叫“春官”的人,到各地各家送“节气表”,后来他们觉着既然送表,也该顺便说些吉利话,于是又慢慢兴起了说唱歌谣。人们见春官远路辛苦送“表”、说唱,也就总酬谢他们一点钱、吃食等。还有一种传说:相传唐朝初年,朝里有两位忠臣,是弟兄二人,兄长叫王银春,官至丞相,为了辅佐皇帝治理好天下,尽快转变前朝留下的农业衰败情况,于是弟兄二人倡导了春官活动。王丞相兄弟二人领头走向民间,向各地农人们赠送来年的《农业节气表》,并把务农知识编成歌谣,唱给人们听。从此,就流传下来演唱春官词的形式了。可见,我国古代,人民为了争得庄稼丰收,民间的一些具有天文历法知识的人,或者也可能是官方赞助、组织过一些人,到广大农人中间去宣传、普及有关农业节气、务农知识等。春官活动在历史上的确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生12582农信通网站活的需求有密切关系的。在其漫长的时间中,逐渐丰富了它的演唱内容和固定的形式。此外,“春官词”这种民间的较简单、原始的的“说唱艺术”,对我国后来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快板、小曲、小调、民歌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西吉县是宁夏南部一个农业、文化大县。奇特的山水、秀丽的风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同时,具有浓郁芬芳的伊斯兰文化与历史悠久的汉文化,长期交融与相互影响,使得西吉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不断传承,形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文化洪流。这就使得西吉社火春官词有了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