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自考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34 |  大小:194KB

文档介绍
作用。当三听骨传导一定振动至耳蜗的外淋巴时,基底膜使产生一定的共鸣,就象琴弦一样,短的对高频率反应,长的对低频率反应、纤维的振动激动毛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沿听神经而传至大脑听觉中枢,结果就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感觉。这个共鸣说到现在仍然通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声音频率辨认的广大范围和基底膜纤维长短的比例不相适应,基底膜纤维彼此是很少孤立作用的。3、韦伯定律韦伯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他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而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之比是一个常数。后来又推广到研究皮肤表面的两点阈限,线的长短和音的高低,总结出一个公式,即:K=ΔI/I(其中:K=常数,Δ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I=强度)其后大量实验证明,这个韦伯比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刺激过强和过弱都不适用,因此有其局限性。第四章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冯特的贡献一、心理物理学费希纳(1801一1887)经过长期的探究,于1860年发表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心理物理学纲要》自发表以后受到公众的重视和批评,费希纳在莱比锡临死前十一年内又集中研究他的心理物理学,并于1882年发表《心理物理学要义》,作为对广大学者的答复,费希纳的心理物越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他深知韦伯关于最小觉差的比例,尝试用最小可觉差jnd作为感觉的单位,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把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为感觉强度,C为适用于不同感官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为刺激强度,R0为在阈限的刺激强度费希纳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这个公式是否可靠地依存手韦伯的结果,所以后人称这个公式为韦伯-费希纳律,或直接称之为费希纳律。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