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细和准确地反映中药中的化学组分和数量分布等特征,成为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1]。2010年版药典含量测定从2005年版的245项增加到720项,其中稳定性和精确度较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新增412项达到总共587项,对中药标准化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新增了离子色谱法用于离子化合物的测定[20-21]。采用HPLC分离技术,能够得到标示某种中药特征的共有峰指纹图谱,从而实现对中药有效组分的质量控制。现阶段,HPLC是中药注射剂应用指纹图谱实现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现已普遍采用HPLC,TLC,РGC,HPCE等技术对植物药有效组分进行多成分质量控制研究,其中用一个标准品对多指标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由于简便、实用、成本低,是首先推荐发展的方法。孙国祥等[31-32]利用数学原理将检测信号转化成易于判别、能揭示潜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特征的数字化信息,建立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潜信息特征判据方法和定性、定量相似度评价体系,对深化指纹图谱研究具有启示作用。Р 紫外、荧光、中红外、近红外、拉曼光谱及等离子体光谱(ICP)等光谱技术被大量成功应用到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鉴定研究中[11],其中有些研究具有系统性,如孙素琴等[33]测试了 200 多种对照药材的红外光谱,姜大成等[34]对16组54种动物药材的红外光谱进行了鉴别研究;李峰等[35]用荧光光谱对16种矿物药进行了鉴别。在这些光谱方法中,现代近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由于分析速度快、样品可无需处理或对样品无损,正在发展成一种中药快检和在线监测技术。X衍射技术首次于1997年运用于中药材的鉴定,相比植物和动物类药材的鉴定,在矿物类中药的鉴定效果较好,对于大量矿物类中药能准确鉴定,如张志杰等对我国雄黄药材的成分和晶型用X衍射技术进行了确定[36]。2010年版药典新增了ICP光谱法用于中药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测定[20-2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