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制订了油库开创新局面的检查评比标准。一九八六年,开始分期分批检查评比。经过十多年的扎实工作,军队油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Р (一)注意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来指导油库管理工作。全军普遍制订了油库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开展“红旗库房”评比活动,认真贯彻《油库设备完好标准》,使油库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前进了一步。沈阳军区后勤油料部一九八三年以系统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为指导,对油库工作分门别类地制订了工作标准和检查评比标准,调动了全体人员积极性,促进了文明管理和优质服务,为军用油库进行科学管理摸索出一条路子。Р (二)机械化、自动化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军队油料部门加强了油库机械化、自动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先后研制并鉴定了油料灌装控制仪、称重式油罐测量仪和油桶叼运叉车,并将微型电子计算机引进了油库,继而又开始了油库自动化系统工程的研究,在大罐计量遥测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往日需爬到几十米高的油罐上去测量油面高度,现在只需在室内按下键钮便可测出各罐存油高度并计算出重量。Р (三)洞库面貌焕然一新。早期修建的洞库,没有考虑防潮问题,致使不少洞库经常拱顶滴水,侧墙渗水,地面流水,引洞积水,设备锈蚀严重,电缆绝缘性能降低,给油库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七十年代起,全军采取重新被覆、排水补漏、修建密闭门、适时通风降湿、辅助吸湿等措施,自己动手整修洞库,终于根治了“水濂洞”,使大多数洞库比较干燥,空气湿度正常。Р (四)安全工作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绝大多数军用油库已划定了禁区、警戒区,改装了不合要求的防爆电气设备,有的安装了消防报警系统和氟蛋白泡沫液下喷射灭火装置,有的还编配了警犬,油库等级事故大为减少。一九七八年,全军后方基地油库共发生业务等级事故20起,一九八一年下降到7起,一九八二年以后,每年只有2至3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