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脉、筋、骨五体组织,又曰“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若真在五体组织之一的脉中,该病就成了《素问》痹论篇中的脉痹,而脉痹“则血凝而不流”(《素问》),就不可能“随脉以上,随脉以下”,加之原文又有“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所以周痹应病在运行经气之脉,或称经脉。《灵枢经?经脉》也曰:Р“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②周痹原文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其中“不能左右”可理解为左右侧肢体,也可理解为病“脉”之左右。这说明尽管周痹病痛可反复发作、随脉上下,但是每次发作时病痛位置、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即所谓“各当其所”。又“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切循”即循经切诊之手法,“其下”即疼痛部位下面(深部)的患病经脉,进一步说明周痹病在经脉,而且是某经脉之病,不是所有经脉有病。③周痹原文“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十二经脉内连脏腑,外达四肢末梢,然周痹“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说明周痹是十二经脉中某段经脉(多在肢体或靠近肢端或离开脏腑)之病,并非某经脉的整体之病。④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的意思;络,则是网络的意思。《灵枢经?脉度第十七》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周痹,除经脉之病,也有络脉之病,如原文“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所以周痹在某肢体的病痛可为线状(经脉)、带状或片状(络脉及孙络),更多的则是这三种状态的融合、重叠。Р 2.2.1.2 病在四肢的某肢体周痹原文“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只有上肢(有手三阴和手三阳之六经)和下肢(有足三阴和足三阳)六经,再结合“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等,周痹应病在四肢的某肢体,而不是多个肢体同病。清《医宗金鉴》有“周痹患定无歇止,左右不移上下行,似风偏废只手足,口眼无斜有痛疼”,也可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