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用语的出现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同时也对语言规范化提出了挑战。网络用语的出现促进了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伦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用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在网民中传播非常迅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某某体”的流行。比如“淘宝体”、“咆哮体”、“蓝精灵体”、“凡客体”、“梨花体”等的流行,一时间网民争相造句,展示出强悍的恶搞能力。而“某某体”的流行对语言学的价值,就是促使我们思考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为什么会大行其道,其流行过程与深层原因是什么。网络用语方兴未艾,对这种新的语言现象的研究是语言学发展的需要。网络用语对语言规范化提出了挑战,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如有言论认为网络用语是Р“黑话、语言垃圾”等。对于语言现象,长期发展形成了固定的规范。而规范是约定俗成的,经过群体的广泛使用和长时间积淀,通常只是缓慢的、细小的发生变化。用这样的规范来限制网络用语,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促使我们对语言规范化重新审视,语言规范化要体现大的追求:规范化知识的增长和语言生活的和谐[4]。Р 综上,网络用语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对网络用语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网络用语是对传统语言体系的有益补充,系统、客观地研究网络用语,不仅有其语言学上的学术价值,对网络用语本身的发展、规范也有实际价值。Р 参考文献Р [1]Hudson R. A Socio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Р [2]赵华伦.论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05(3):123-125. Р [3]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1):70-80. Р [4]施春宏.论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J].汉语学报,2009(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