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药羌活人工栽培关键技术再认识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设定为30cm,分别以株距30cm、20cm、10cm三个处理间苗、定苗,在缺苗地段或行段移栽补苗,二次重复,小区面积13.6×4=54.4m2,分别于2008年10月份、2009年10月份测定种子产量,每小区取3个样方(每样方0.5m2),试验结果见表1。Р 表1结果表明:留苗密度不同,羌活的种子产量各不相同。其中2年生苗的产量以处理3为最高,3年生苗的产量以处理2为最高。原因是2年生苗的开花率不高,而密度大的处理发育相对较快,开花植株较多,而3年生苗植株个体已充分发育,处理1密度太小、而处理3由于密度偏大、单株发育比处理2差所致。由此可见,种子田定苗密度为1.0-1.2万株/0.067hm2。Р 从上面实验结果可见,青海西宁周边人工栽培中药羌活时,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以0.23-0.30T/hm2(15-20kg/0.067hm2)为宜,羌活播种量以5-7.kg/0.067hm2为宜,种子田定苗密度为1.0-1.2万株/0.067hm2。其他可耕区可根据气候和生态坏境,在此基础上确定羌活人工栽培中施肥量、播种量、密度等诸多关键技术因素。Р 总之,羌活作为常用野生药材,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但由于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生长周期较长,加之近年来市场需求量的急剧上升,最终出现羌活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的现状,由野生资源向人工规模化种植转变的要求迫在眉睫,在此所进行的栽培实践将对与青海省羌活可耕区生境相近地区的羌活人工栽培具有指导意义。Р 参考文献Р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点(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Р [2] 蒋舜媛,孙辉,黄雪菊,等.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环境土壤学研究[J].中草药,2005,36(6):917-921. Р [3] 杨植松,尚文艳,黄荣利.羌活种子贮藏和处理方法的研究,中草药,2006,37(10):1578-157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