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河流域岩溶地下水分布富集规律初步研究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厚度大,岩性成份纯,为强岩溶化地层,地表以下溶解强,岩溶发育,有较多的落水洞,地下河,天窗分布。Р 二叠系以中厚层灰岩、泥灰岩为主,岩性成份较纯,岩溶较发育,有干溶洞,地下古河道。Р 总之,以灰岩岩溶最好,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灰质白云岩中等,白云岩最差。Р 6.7.2地质构造Р 表层岩溶泉主要发育于向斜轴部、脊状背斜两翼及断裂带沿线。如官渡向斜轴部宽缓,两翼分布志留系页岩,形成自然隔水边界,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地下水从翼部向核部汇集,在低洼处顺层或沿表层裂隙益出,表层岩溶泉发育。Р 6.7.3地形地貌Р 不同的地形地貌部位,表层岩溶泉的发育状况不同,主要表现在地形平缓部位、缓斜坡地带表层岩溶泉发育。Р 6.7.4地表土壤植被Р 地表的分布发育情况是表层岩溶泉发育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地表土壤层较厚,植被良好地带,由于土壤植被对水分的函养能力较强,增强了表层岩溶泉的调蓄能力,表层岩溶泉较发育。在地层产状较陡地带,土壤层较薄,植被稀少,降水以地表迳流为主,不利于表层岩溶泉的发育。Р 7结语Р 官渡河流域岩溶地貌发育分布特征受控于岩性、构造及地表水系的切割。碳酸盐岩岩性组合是岩溶地貌发育分布的物质基础,区域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表水系是岩溶地貌发育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区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但多数以本身的褶皱构造为一水力联系,发育程度具有与地貌相适应的成层性。总体岩溶地貌景观与区域构造轮廓基本一致,背斜多呈垄脊槽谷,向斜多为溶丘洼地。岩溶地下水丰富,但分布不均一,明显地受岩性与构造控制。地下水化学类型多为重碳酸钙型。地下水与地表水交替频繁,动态变化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Р 参考文献(Reference): Р [1]. 罗向奎,黄程,熊开治.重庆市巫山县官渡河流域岩溶地下水供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R].重庆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2012,12.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