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8年奶业分析报告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43 |  大小:2190KB

文档介绍
90 年代也伴随着几大乳品企业的建立和起步。1993 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整体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成立。1999 年7 月,蒙牛乳业成立。Р(2)2000年中国乳业进入飞速发展期Р2000 年,中国奶业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2000 年到2006 年期间,我国奶牛存栏总数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为13.9%;全国牛奶总产量的年复合平均增速为25.2%;全国人均牛奶占有量由2000 年的6.60 千克增长至2006 年的24.36 千克,年复合平均增速达到24.31%。该阶段的一个特点是牛奶产量的年均增速高于奶牛存栏量的年均增速,主要原因在于奶牛单产水平在提升,2007 年我国奶牛单产水平大约为4800 千克,比1978 年的3000 千克提高了60%,比2000 年的提高了40%。另一方面,随着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奶源的稀缺性也在逐步体现。Р(3)乳制品加工企业快速增长提升原奶需求Р伊利和蒙牛在这一时期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0-2006 年伊利和蒙牛销售收入的年复合平均增速分别为49.2%和100.8%。Р但奶牛养殖产业却无法同步于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速度,原奶供不应求。Р从 2000 年开始,各地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农民养牛。提供例如贷款买牛,补贴等措施,农民的养牛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Р然而奶牛的散养模式隐含着收购环节不易监管的缺陷。2007 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给中国奶业带来惨痛的教训。之后一段时间原奶价格暴跌,奶牛养殖业步入最艰难的寒冬。Р4、2008年以来:奶牛养殖业模式逐步向规模化养殖转型Р三聚氰胺事件的给中国奶业带来启示,以散养为主的奶牛养殖业开始暴露出饲养效率偏低以及质量安全管控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养殖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Р目前奶牛养殖业由散养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过渡阶段,主要有以下六种主要模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