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略计算)Р一、自由弯曲力(不对工件圆角及直边进行校正)РV形弯曲: РU形弯曲: ,式中各代号的含义分别是:Р二、校正弯曲力Р(比压弯力大得多,且两力是先后作用,故校正弯曲力只计算校正力)Р Р式中:--校正部分投影面积,Р --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按P106表4-4选取。Р三、顶件力和推件力Р四、弯曲时压力机压力的确定Р有压料的自由弯曲:Р校正弯曲: Р第七节弯曲件毛坯尺寸的计算Р如前:弯曲时中性层长度不变,以它作为毛坯展开长依据。但形状复杂或精度要求高时,需经工艺试验确定准确尺寸。Р一、弯曲中性层位置的确定(以曲率半径表示)Р1、理论分析Р(1)弯曲变形程度很小时(较大)Р 可近似记为: Р(2)弯曲变形程度较大时(较小)Р中性层内移: 。,可依据弯曲前后体积不变的条件求得。Р弯曲前:Р变形区的体积:,因中性层长度不变,故。Р弯曲后:Р Р由,并简化得P107式(4-34),即: Р由此可见:中性层位置与板厚t、弯曲半径r、变薄系数、变宽系数有关,用理论公式计算麻烦,实践中不用。Р2、实际生产中的经验公式Р式中――与变形程度有关的系数,见P108表4-5。Р注:变形很小时(即时)。Р二、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Р(一)r>0.5t的弯曲件Р变薄不严重,断面畸变小。毛坯长度等于弯曲件各直边长度与变形区中性层弧长之和。Р注:精度要求高之件,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试弯。Р(二)r<0.5t的弯曲件Р圆角处变薄严重,相邻直边亦有变形,查表(P108表4-6)计算。Р第八节弯曲件的工艺性及改善措施Р良好的工艺性:可简化模具,提高生产率,提高精度,提高材料利用率,避免缺陷,降低成本。Р1、最小弯曲半短(变形程度受限制)РP98表4-1列出了常用材料的最小弯曲系数,弯曲半径不能小于,否则弯曲时外层纤维会破裂。改进方法:Р(1)薄料(<1):清角改为凸底图角。Р(2)厚料:先压槽后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