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优化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9KB

文档介绍
1)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所占比重只有2%左右,结果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两个比重下降不同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高,每年每个农村劳动生产率约为200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Р Р(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具体表现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加工工业盲目建设和扩张,一般加工工业供过于求,高质量的加工产品供不应求,传统加工业比重大,以电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等科学领域带动的新兴产业比重相对较小。Р Р(3)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产业技术水平地,使得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处于世界较落后的水平。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加大。工业化阶段是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其加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Р Р优化(1)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要走出集约型产业投资的道路。Р Р(2) 合理安排第二产业投资,在保证第二产业投资绝对量有所增长的同时,使其内部投资结构得到显著改善。Р Р(3) 强化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