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国内安全形势分析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40KB

文档介绍
式启动,计划2010年建成。届时,该贸易区将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0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Р中印关系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访华具有标志性意义。双方发表了全面合作宣言,将中印关系确定为“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印度首次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中印军事交往逐步展开,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不断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Р多边外交成效显著。崇尚“远亲不如近邻”的中国,积极开展周边多边外交,努力构建多边安全对话机制。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两大成果。通过“10+1”合作机制,中国同东盟发展了良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密切了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营造了较为有利的中亚环境。Р第三,中国通过自身的真诚努力,避免了热点问题的激化。多年来,中国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解决地区矛盾、缓和热点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采取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加从东南亚进口商品、加大对东南亚国家资金援助等一系列措施,为抑制金融风暴的恶性蔓延,帮助危机国家振兴经济,稳定地区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1998年,南亚大陆因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先后多次进行核试验而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中国迅速作出反应,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磋商,成功地举行了关于南亚核危机的国际会议,形成了防止核危机恶化的国际机制,避免了核危机的升级,缓和了南亚局势。近两年,中国更是以满腔热情和极大耐心,积极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继2003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朝鲜核问题的中、美、朝三方会谈后,2003年8月、2004年2月、2004年6月,先后三次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中、朝、美、韩、俄、日六方会谈,使朝鲜核问题步入了和平解决的轨道。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