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更是农村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对于学校来说,老师与学生接触频繁、联系紧密,除了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管理外,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伦理教育,进一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他们融入集体,消除其孤独感、自卑感;同时配备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Р与此同时,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动员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各级宣传部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关爱农村未成年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寄宿制,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营造温馨家庭的氛围,以利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民政部门及时将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学生纳入社会救助和帮困助学体系;卫生部门积极为留守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条件;妇联、劳务办及时对留守学生父母和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培训;关工委发动“五老”志愿者,对农村未成年人进行义务教育和救助帮扶;行政村党支部统筹村社力量,给予未成年人更多关怀,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等。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关爱机制,从而使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十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Р(三)以人为本,德育为先Р农村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既受价值观念指导,又是涵养价值观念的重要土壤。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只有联系实际,融入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才能真正为他们感知感悟,自觉践行。学校老师和关工组织要以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抓手,以课堂学习、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师德建设为重要环节,以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重要途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未成年人应当践行的道德操守、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和应当追求的价值理想,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